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0:35 点击次数:68
现在的央国企,让我梦回上世纪90年代
最近,央国企的“瘦身”行动搞得轰轰烈烈,从裁员优化到成本管控,一套流程下来,让不少同事直呼梦回九十年代。
九十年代那场国企改革,多少人一夜之间失去工作,端了一辈子的铁饭碗说砸就砸。
那时候,工厂门口挤满了来讨说法的职工,甚至有人在公告栏前哭得撕心裂肺。
现在,换了个说法,叫“优化调整”,听起来体面多了,执行方式也“人性化”了,但本质上,还是那个味道。
以前是一张下岗通知单,现在是一整套“组合拳”逼你自己走。
绩效考核末位淘汰,岗位调整让你干不下去,竞争上岗让你疲于奔命,最后“双向选择”,让你自己提离职。
表面上讲究程序合规,实际上就是温水煮青蛙,慢慢把你逼到墙角。
这场改革,看似温柔,实则冷酷。
福利的削减更是让人心寒。 九十年代,工厂发米发油,逢年过节还有特别补贴;现在,连年终奖都成了“看心情”发放。
过去,食堂里饭菜香,现在,连开水间的免费茶叶都没了。问领导,回答千篇一律:“公司经营困难,大家要共度时艰。”
可奇怪的是,高层的年薪没降,行政楼里的咖啡机没撤,基层的福利倒是砍得干干净净。
降本增效的刀,永远砍在最底层。
同事老张,入职央企二十年,去年被调整到一个“边缘岗位”,每天无所事事,最后自己扛不住,主动走人。
HR还拍着他的肩膀说:“感谢老员工的辛勤付出,欢迎以后合作。” 这个“合作”,听得人直冒冷汗。
九十年代的改革,是大刀阔斧地砍,现在的改革,是笑里藏刀地挤。
更让人无奈的是,当年的改革,起码给了赔偿金,现在的改革,连体面都不给你留。
九十年代买断工龄,起码还能拿一笔钱做点小生意。现在呢?优化走人,赔偿标准低得可怜,甚至有些单位直接让员工“主动辞职”,连N+1都不给。
这哪里是改革,分明是变相卸包袱。
市场环境更是让人绝望。 九十年代,虽然下岗了,但市场经济刚起步,到处是机会,摆个地摊都能赚钱。
现在,民企日子不好过,外企撤退,出来找工作,发现工资比十年前还低。以前是“下岗工人创业潮”,现在是“中年失业焦虑症”。
调岗降薪,裁员优化,福利缩水,央国企改革的每一步,都踩在基层员工的心口上。
有人说,改革是必然的,企业不能养闲人,这话没错。可问题是,真正闲着的,从来不是基层。
各种形式主义会议,PPT汇报,材料堆积如山,基层忙得焦头烂额,真正“人浮于事”的,是那些端着茶杯、动动嘴皮子的人。
九十年代,工人们站在厂门口讨说法;现在,员工们在茶水间低声抱怨,不敢发声。
这次改革,比九十年代更“温柔”,但带来的阵痛,却更加深沉。
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,只是换了一种方式重演。
关于此事,你怎么看?
#图文打卡计划#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